1. <output id="pevds"><bdo id="pevds"></bdo></output>
      1. 新聞中心

        向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創新型企業
        自有林場木材經銷業務和農副產品經銷

        返回

        專家對我國木材貿易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

        2021-12-25

        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用四大原材料之一,木材以其獨特的性能深受人們的喜愛,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木材消費需求日益增大,而我國森林資源有限,木材供給能力不足,對外依存度達50%)。特別是2014年開始逐步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木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通過進口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成為當下的解決途徑之一。因此,木材貿易已成為影響我國木材工業和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當前世界各國生態環保意識日益增強,木材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木材貿易研究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話題。研究人員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進出口貿易現狀、貿易政策、影響因素、CITES公約管制樹種貿易狀況、貿易格局的社會網絡、木材貿易的合法性、與主要進口國的貿易關系、基于生態足跡的貿易比較優勢等??傮w來看,關于我國木材貿易的研究內容豐富,角度多樣,成果豐碩,但由于研究時間相對較早,所用數據相對陳舊,缺乏對最新貿易形勢的探究。然而,當前木材貿易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研究新形勢下我國木材進出口貿易現狀,發現問題,并提出針對性建議,對促進我國木材貿易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筆者通過長時間跟蹤研究了我國木材進出口現狀,并提出針對性建議,旨為行業管理部門政策制定和相關企業經營提供參考。

         

        1 木材進口現狀

        1.1 原木

        2008~2017年間我國原木進口量變化趨勢,見圖1。

         

        從進口量角度分析,近十年我國原木進口量呈現波動性增長態勢,進口量由2008年的2956.96萬m3增至2017年的5539.83萬m3,年均增長率達8.73%。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建筑、裝修和家具等木材需求量日益增長;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森林資源不足,特別是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以來,優質大徑級木材供給能力有限。因此,需要通過進口木材來緩解供需矛盾。由圖1可見,2008~2017年間我國木材進口量變化趨勢曲線有三個明顯的拐點(2009年、2012年和2015年)。主要原因為:1)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2009年原木進口量下降5.11%;2)2012年原木進口量同比下降14.92%,由圖1可見,主要是由于針葉材進口量下降所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房地產業增速放緩,木材需求量下降所致。此外,2011年進口針葉原木3146.53m3形成了較大庫存,尚未完全消化;3)2015年原木進口量同比下降16.13%,主要是全球經濟普遍低迷,木制品國際需求不足導致我國木材需求量降低所致。

        從進口木材結構角度分析,針葉材一直是我國進口的最主要原木,近十年的平均占比接近70%。進口量由2008年的1857.7萬m3增至2017年的3823.62萬m3,年均增長率為10.58%;闊葉材進口量相對較少,增速較慢,由2008年的1099.26萬m3增至2017年的1716.21萬m3,年均增長率為5.61%;

        2008~2017年我國原木主要進口國及進口量比重,結果列于表1。

         

        由表1可知,2008~2012年,俄羅斯一直是我國最大的原木進口市場,但所占份額逐年下降,由63.12%降至29.51%,原因是俄羅斯為促進本國木材工業的發展,逐漸提高原木出口關稅,限制原木出口。2013年,新西蘭超過俄羅斯成為我國最大的原木進口市場。美國自2010年起一直穩是我國第三原木進口市場國。雖然各主要進口國的相對地位有所變化,但縱觀近10年我國原木主要進口國家及占比可知,我國原木進口市場高度集中,排名前五的主要進口國比重之和均值為75.42%。值得指出的是,原木進口集中度呈降低的趨勢,排名前五的主要進口國比重之和由2008年的84.67%降至2017年的72.29%。


        1.2 鋸材

        2008~2017年間我國鋸材進口量變化趨勢,見圖2。

        從進口量角度分析,近十年我國鋸材進口量總體高速增長態勢,進口量由2008年的718.18m3增至2017年的3740.21m3,年均增長率達42.08%。由圖2可見,近十年我國鋸材進口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第一階段:2008~2011年,鋸材進口量呈高速增長態勢,年均增長率達50.21%;2)第二階段:2012~2015年,鋸材進口量增速放緩,年均增長率為7.17%,需要說明的是,2012年鋸材進口量同比下降4.34%,原因主要是因美國次貸危機而流人中國市場的加拿大鋸材又重回美國市場,導致國內企業從加拿大進口鋸材數量下降所致;3)第三階段:2016年以后,鋸材進口量增速回升,年增長率為18.64%。

         

        從進口結構角度分析,2008年我國針葉鋸材進口量與闊葉鋸材進口量相當,分別為373.59萬m3和344.59萬m3。然而,隨著我國鋸材進口量的逐漸增大,針葉鋸材占比逐年升高,至2013年達到最高點,占比達70.44%。2014年起,針葉鋸材進口占比有所回落,維持在67%左右。

        2008~2017年我國鋸材主要進口國及進口量比重分析結果,列于表2。

         

        由表2可知,我國鋸材進口市場高度集中,2008~2017年間排名前五的主要進口國進口量平均占比之和高達80.48%。盡管各主要進口國相對地位有所變化,總體來看,俄羅斯是我國最主要的鋸材進口國,平均占比32.67%;加拿大次之,平均占比23.68%;美國和泰國分別排名第3和第4,占比分別為10.46%9.92%。

         

        2木材出口現狀

        2.1 原木

        2008~2017年間我國原木出口量變化趨勢,見圖3。

         

        眾所周知,我國森林覆蓋率遠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面對國內巨大的木材需求,尚需通過進口方能滿足。因此,我國原木出口量微乎其微,2008~2015年,年均出口量僅為1.27萬m3,2016年和2017年,原木出口量增至9萬m3左右,且出口的全為闊葉材。由于原木出口量過小,不具備統計學意義,本文暫未就其出口結構及主要出口市場國進行分析。2.2 鋸材2008~2017年間我國鋸材出口量變化趨勢,見圖4。

         

        從出口量角度分析,近十年我國鋸材出口量總體呈現逐漸下降趨勢,出口量由2008年的71.75萬m3下降至2017年的28.56萬m3,年均降幅為6.02%。從出口結構角度分析,與進口情況有所不同,闊葉鋸材一直是我國出口的主要材種,但所占比例總體呈下降趨勢。2008~2017年我國鋸材主要出口國及出口量比重的統計結果,列于表3。

         

         

        由表3可見,縱觀2008~2017年我國鋸材主要出口國及出口量比重可知,我國鋸材出口市場高度集中,近十年排名前五的主要出口國比重之和均值為83.39%。日本一直是我國最大的鋸材出口市場,近十年平均占比達51.87%,近年來所占比重呈下降態勢;韓國排名第二,近十年平均占比為14.86%;美國排名此三,近十年平均占比為9.18%,近年來所占比重呈升高態勢。
        3 存在問題及建議3.1 存在問題

        1)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面臨不確定性因素增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加入WTO后,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經濟飛速發展,2010年我國超多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些國家為限制我國經濟的發展,紛紛出臺了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此外,一些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為促進本國木材加工產業的發展,紛紛采取了提高原木出口關稅,限制本國原木出口,無形中增加了我國木材進口的成本。特別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木材貿易的合法性問題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綜上,我國木材貿易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加。

        2)木材進口量持續攀升,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拉動了我國對木材的需求。而我國森林資源有限,木材供給能力不足,特別是2015年來天然林的全面商業性禁伐,優質大徑級木材供給能力難以滿足國內建筑、裝修及家具等用材的需求。通過系統分析2008~2017年我國木材(原木和鋸材)進口量演變規律可知,我國木材進口量不斷增加,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國木材對外依存度達50%。有研究人員預測未來我國木材對外依存度還將提高。

        3)木材進口市場過于集中,抵御風險能力不強

        從近十年我國木材(原木和鋸材)主要進出口國相對地位變化情況可知,我國木材進出口市場集中度過高,進口市場以俄羅斯、新西蘭、加拿大和美國為主。故我國木材進口受各主要進口國經濟發展形勢、貿易政策、人民幣匯率和雙方貿易關系的影響較大,尤其是在當前國際木材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級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木材進口貿易面臨較大的風險,自身抵御風險能力不強。

        3.2 發展建議

        1)深化多邊雙邊經貿合作,營造良好木材貿易國際環境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木材貿易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應秉承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進一步加強與森林資源豐富國家的經貿合作,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深化多邊雙邊經貿合作機制,充分發揮政府間合作框架的基礎上,加強貿易政策、金融政策、木材合法性認證、技術培訓、信息共享及質量監督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為木材貿易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2)大力培育速生豐產林,提高優質木材的供給能力

        在我國木材供需缺口不斷增大的背景下,短期來看,可通過大量進口木材來解決。長期來看,木材資源供給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應進一步加強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學習、消化國外森林資源豐富國家的營林、造林技術,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再創新,通過科學營林造林,提高我國森林資源的總量和質量,進而提高我國優質木材的供給能力。此外,還應引進先進木材及木制品加工裝備和技術,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減少木材資源的浪費。

        3)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實現木材進口貿易多元化

        為保障我國木材資源的穩定供應,降低貿易風險,應實現進口市場的多元化,在現有主要進口市場的基礎上,應積極到森林資源豐富地區,如美洲、非洲、大洋洲等,開拓新興市場。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增大從沿線森林資源豐富國家的進口量。此外,鼓勵有實力的木材加工及木制品生產企業走出去,到森林資源豐富國家直接建立木材供應基地,變直接進口為間接進口,實現木材進口方式的多元化。還可在當地投資建廠,充分利用當地的木材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直接生產木制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亚洲西一区在线看,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C区一区

          1. <output id="pevds"><bdo id="pevds"></bdo></output>